A-A+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出自明代的《悯黎咏》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黎人多良田,征歛苦倍蓰。
诛求尽余粒,尚豢犊与豕。
昨当租吏来,宰割充盘几。
吏怒反索金,黎民那有此。
泣向逻者借,刻箭以为誓。
贷一每输百,朘削痛入髓。
生当剥肌肉,死则长已矣。
薄诉吏转嗔,锁缚不复视。
黎儿愤勇决,挺身负戈矢。
枪急千人奔,犯顺非得已。
赫赫王章存,令人弃如纸。

朔风戒良节,赫赫张皇师。
军门号令严,震肃将天威。
壮士快鞍马,锋镞如星飞。
一举破贼垒,刀斧纷纭挥。
剖尸越邱阜,踏血腥川坻。
白日暗西岭,瘴气昏余晖。
翅鼠堕我前,饥鸟逐人归。
征夫怀惨忧,涕泗沾我衣。
黎人本同性,云何发祸机?
神武贵勿杀,不在斩获为。
息火当息薪,弭兵当弭饥。
谁生此厉阶,哲士知其非。

参考翻译

注释

① “叶落”以下二句,诗以兴起,提示全文。意含“道法自然”“反者道之动”(《老子》);“物极则反”(《鹖冠子》)。依此客观自然规律,去追究这战祸发生的根源。② “征敛”句,《孟子滕文公上》:“或相倍蓰。”横征暴敛一倍至五倍,黎民恨耶!蓰,五倍。③ “诛求”以下二句,勒索殆尽无存余粒,黎民无以为生,尚▼

参考赏析

说明

钱嶫于明嘉靖二十八年随军到海南岛参加平黎,写《悯黎咏》诗六首,前四首写黎峒的自然环境和征黎行军见闻;后二首纪事与评论。这里选其后二首。明嘉靖年间,崖州太守邵浚贪婪暴虐,横征暴敛,勒索黎民无以为生,峒首那燕率众暴动,朝廷派遣十万兵进行镇压,黎民被杀五千余人。诗人参加这次平黎,目睹其惨状,心怀忧伤,悯怜▼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 https://mj.aguanjie.com/6540.html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赏析  细腻地描画晚晴景物,或许不算太难。但如果要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人独特的感受与心境,特别是要不露痕迹地寓托某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使读者在思想上受到启示,这就需要诗人在思想境界和艺术工力上都“更上一层楼”。   首联说自己居处幽僻,俯临夹城(城门外的曲城)...

描写石榴花的诗

描写石榴花的诗
赵中丞折枝石榴   元 马祖常   乘槎使者海西来,移得珊瑚汉苑栽;   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   榴花   金元格   山茶赤黄桃绛白,戎葵米囊不入格。   庭中忽见安石榴,叹息花中有真色。   生红一撮掌中看,模写虽工更觉难。   诗到黄州隔千里,画家辛苦费铅丹。   庭榴   明 杨升庵   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   不为深秋能结果,肯于夏半烂生姿。   翻嫌...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出自清初诗人王士禛的《江上》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赏析  此描写了深秋时节,江上白波涌起,而烟雨飘飘,天色阴暗,江上顿时给人沉沉的感觉。那滚滚的江水挟着深秋的寒气,风寒水冷,吴楚一带,秋意盎然。而两岸山峦经秋意的感染,树叶也被秋霜染成金黄,那金黄的叶子随风飘起,零落在秋山之坡,飘忽在秋水之上。树林里、天空中,一行行大雁南归,时起的...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