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注释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⑵纷纷:形容多。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

参考赏析

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诗人用▼

创作背景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辨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全诗的意思翻译赏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全诗的意思翻译赏析
绝句   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佳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春天杏花绽放,飘飞的雨丝轻轻地沾在衣服上,却不曾把衣服完全湿透;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作者简介:   志南:南宋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不详。志南的生活状态已不靠,他在当时的文坛上也没有“中...

关于描写夏天的诗句、描写夏天热的诗句

关于描写夏天的诗句、描写夏天热的诗句
  ◆《夏日题老将林亭》 唐 张蠙 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 ◆《夏晚寓直省中》 唐 沈佺期 并命登仙阁,分曹直礼闱。大官供宿膳,侍史护朝衣。 卷幔天河入,开窗月露微。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冠剑无时释,轩车待漏飞。明朝题汉柱,三署有光辉 ◆《初夏即事》 宋 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出自唐代李白的《长相思·其一》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韵译长相...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