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鄂州南楼书事》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赏析
  《鄂州南楼书事》共有四首,这是第一首。东晋征西将军庾亮镇守武昌(今湖北鄂州)时曾登城南楼览赏风光(见《世说新语·容止》及《晋书·庾亮传》)。后人于鄂州(治所在今武汉市武昌)复建一南楼纪念庾亮。黄庭坚在1102年(崇宁元年)寓居鄂州后即登此楼,叹其制作之美,第二年六月再登,写下了这一组。

  陈衍曾说过:“山谷七言绝句皆学杜,少学龙标(指王昌龄),供奉(指李白)者,有之,《岳阳楼》、《鄂州南楼》近之矣。”(《宋诗精华录》)这首诗即是风神摇曳,具有悠远之姿,令人回味无穷。

  起句即写登临纵目的所见,境界阔大,气象不凡。以“四顾”领起,具见豪迈气魄;“接”字下得贴切,措绘出山川相缪的壮丽景色;一个“光”字,则传达出月下景物的特殊魅力。接写“凭栏十里芰荷香”,夜色中的十里风荷,给人最深刻的感受不是其视觉形象,而是其清香四溢,所以着一“香”字而境界全出。诗人面对如此风物,感觉人间的一切争斗都不复存在,于是唱出了“清风明月无人管”之句。“清风”近承“芰荷香”,即“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之意(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明月”遥应“山光接水光”,点明皓月朗照,山川生辉。大而言之,“清风明月”实指一切自然景物。“无人管”,则是化用了苏轼《前赤壁赋》最后一段的议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清风明月,见《南史·谢譓传》):“(谢譓)不妄交接,门无来宾。有时独醉,曰:‘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唯当明月。’”)清风明月,非人所得而私。诗人此时物我两忘,逍遥自适。

  最后一句便点明了这种感情。一个“凉”字概括了他流连陶醉于山水间的种种感受。这里巧妙地运用了通感手法,无论是视觉的“光”,还是嗅觉的“香”,均并作一种“清凉”之感。既切合夏日“追凉”,又写出其摒弃尘虑之想。“清凉”,佛家常用语,指摆脱一切憎爱之念而达到的无烦恼境界,如《大集经》说:“有三昧,名曰清凉,能断离憎爱故。”又如《华严经·离世间品》说:“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前面所写的景物都有清高脱俗的寓意,构成了一个使心境澄淡的“清凉世界”。一个“凉”字意味深长。黄庭坚在这之前经历了长达六年的谪居黔州、戎州的流放生涯,遇赦后赴太平州任,仅九日即罢官,只得流寓鄂州,等待命运的安排,结果是远贬宜州而死。尽管如此,他却力图在儒、道、佛的思想中寻求精神寄托,一方面洁身自好,即所谓“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一方面寄情山水,放松身心,置生死荣辱于不顾。这就是他“清凉”心境的内涵。

  清代冒春荣评李白七绝说:“七言绝句,以体近情遥,含吐不露为主。只眼前景,口头话,而有弦外音,味外味,神气超远。太白有焉。”(《葚原诗说》)黄庭坚此诗就有李白的遗响,写景清新淡雅,抒情含蓄蕴藉而颇有理致。此诗通体散行,一意直叙,如流水淙淙,直归于结句的“凉”字,而又妙在点到即止,留下了玩味想象的余地。诗句在散行中又参以当句相对,如首句的“山光”对“水光”,第三句的“清风”对“明月”,往复回环,摇曳生姿,增添了声情之美。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出自唐代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馀 一作 余)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寒山转变得格外郁郁苍苍,秋水日日舒缓地流向远方。我柱杖伫立在茅舍的门外,迎风细听着那暮蝉的吟唱。渡头那边太阳快要落山了,村子里的炊烟一缕缕飘散。又碰到裴迪这个接舆酒醉,在恰如陶潜的我面前讴狂。注释1.辋川:...

关于山水景色的诗句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关于山水景色的诗句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日出江...

关于月的诗句 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关于月的诗句 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唐 白居易 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唐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唐 韩愈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 张先《天仙子?送春》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宋 欧阳修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出自中唐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赏析  这是作者十六岁所作。本来只是练习应试的习作,但因作得好,便成了他的成名作。据唐张固《幽闲鼓吹》载:作者初进京城,携拜访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借“居易”之名打趣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待读其诗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大为赞赏道:“...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