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全诗赏析

名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李白 年代: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赏析:

       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注家多忽略这个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说:“……‘谁家’、‘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唐人七绝诗浅释》)为一种理解。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当。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

   听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于是第三句点出了《折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来归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晋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杨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词语。北朝《折杨柳歌》中说:“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大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出自唐代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注释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③深千尺:诗人用...

一些形容物是人非的诗句 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

一些形容物是人非的诗句 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物是人非,小池依旧,彩鸳双戏。 物是人非,杳杳无音信。 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今时鹦鹉洲边过,唯有无情碧...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出自先秦的《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参考翻译 译文 译文一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啊,我驾着小...

有关秋季的诗句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有关秋季的诗句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