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出自宋代苏轼的《江神子·江景》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凤凰山下,雨后初晴,云淡风清,晚霞明丽。一朵荷花,虽然开过了,但是仍然美丽、清净。什么地方飞过一对白鹭,它们也有意来倾慕弹筝人的美丽。忽然听见江上哀伤的调子,含着悲苦,又有谁,忍心去听。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这曲子,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倾诉自己的哀伤,一曲终了,她已经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

参考赏析

赏析

此词为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至七年在杭州通判任上与当时已八十余岁的有名词人张先(990-1078)同游西湖时所作。作者富有情趣地紧扣“闻弹筝”这一词题,从多方面描写弹筝者的美丽与音乐的动人。词中将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在对人物的描写上▼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 https://mj.aguanjie.com/5832.html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出自宋代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 一作:美景) ...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出自盛唐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全诗赏析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全诗赏析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静夜思 作者:李白 年代: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

诗经名句“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名句“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名句“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汉广》,意思是:汉水滔滔深又阔,水阔游泳力不接。汉水汤汤长又长,纵有木排渡不得。 《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