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出自五代李煜的《长相思·一重山》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菊花开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悠悠明月照在帘子上,随风飘飘然。注释(1)《长相思》: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句,多写男女相思之情▼

参考赏析

鉴赏

《长相思·一重山》这首小令,《新刻注释草堂诗余评林》在词调下题作“秋怨”。这“秋怨”,便是统贯全词的抒情中心。虽然通篇未曾出现“秋”、“怨”字眼,但仔细吟诵一遍,便会觉得“秋怨”二字确实最为简洁、准确地概括了本词的旨意。 全词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

创作背景

《长相思·一重山》是李煜前期作品。后主李煜的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这个时期的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但其仍有一些抒发悲愁情绪的作品,没有后期复杂的情感,只是通过写词即兴抒发内心的情感,《长相思·一重山》便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作者介绍

李煜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出自唐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外 一作:青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

描写风景的诗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描写风景的诗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芳信隔。 小楼山几尺。细草孤云斜日。 一向弄晴天色。帘外落花飞不得。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渭城朝...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出自唐代林杰的《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曦。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