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

  (1)酬:答谢,这里是以相答的意思。

  (2)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3)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

  (4)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22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5)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6)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8)怀旧:怀念故友。

  (7)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9)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10)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注音:

  凄凉(qīliáng)赋(fù)柯(kē)畔(pàn)暂(zàn)凭(píng)长(zhǎng)

  译文:

  巴山楚水一片荒远苍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扔掉在那里。回到家园了解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思念他们,而个人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我好像一艘沉船,新贵们比如千帆竞渡,奔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今日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仗这杯水酒从头振作起精力吧。

  赏析:

  “乐天”,白居易的表字。“见赠”指白居易赠给作者的诗,那首诗的最终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的这首答谢诗就是从这里最初的:“巴山楚水苍凉地,二十三年搁置身。”意思是他被降低到巴山楚水这些荒芜的区域,二十三年就好像搁置在道旁相同。刘禹锡想变革时弊,遭到冲击,被贬到朗州(在今湖南省)、连州(在今广东省)、夔州(在今四川省)等地。夔州归于古代巴国。朗州、连州等归于古代楚国。这些区域古代都很荒芜,所以用“巴山楚水苍凉地”来归纳。“苍凉地”,指孤寂萧瑟的区域。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时刻被贬的气愤心境。贬谪到异地,空有思念老朋友的心境也无由碰头,再三诵读《思旧赋》也没有用,所以说“空吟”。写出了作者对故交(王叔文)的思念。

  “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西晋时,向秀、吕安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其时把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很沉痛,一次他从嵇康的故居路过,听到有人在吹笛子,笛声使他想起被杀戮的老友,就以悲愤的心境写了一篇《思旧赋》来吊唁嵇康,从旁边面显示出对时政的不满。刘禹锡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加政治变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思念。“烂柯人”的典故见《述异记》,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qu县)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所以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驻足观看。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动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现已迂腐了,磨得尖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王质十分新鲜。回到家里后,发现家园现已大变样。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本来王质石室山打柴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境一日,人世百年作者借这个典故来比方个人长时刻贬谪在外,乍回京城乡,似乎有隔世之感。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景长孤寂,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要你在荒芜的当地孤寂地虚度了岁月,较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方个人,当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之旷达。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抚慰白居易不用为他的孤寂、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官吏的升沉,表现出旷达的胸怀。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怎么办”、“亦知合被才名折”相照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含义也深入得多了。二十三年的贬谪日子,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像他在别的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依然要重添精力,迎上春色。“沉舟”二字描绘形象生动,深入地反映了事物的改变发展规律,因此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至今仍常常被人引证,并赋予它以新的含义,阐明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道理)

  结尾两句又回到席上酬答赠言上来,意思是:“今日听到您唱的这支歌曲(指白居易赠给他的诗),就暂时凭仗酒的力气,来增加我持续尽力的精力吧!”诗人没有一味消沉下去,他笔锋一转,又彼此抚慰,彼此鼓舞了。他对日子并未彻底损失决心。诗中尽管慨叹很深,但读来给人的感触并不是消沉,相反却是振作。

  整体来说,诗的首联以伤感消沉的情调,回忆了诗人的贬谪日子。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刻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今后陌生而迷惘的心境。颈联是全诗豪情提高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个人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个人虽屡遭降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旷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晰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从头投入日子的志愿及坚定不移的毅力。

  全诗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宕,是酬赠诗之上品!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https://mj.aguanjie.com/603.html

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

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
出自唐代方干的《送从兄郜 / 韦郜 / 途中别孙璐》 道路本无限,又应何处逢。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 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 参考翻译 注释 翡:遮蔽,覆盖迢递:遥远的样子▼ 参考赏析 赏析 诗歌首联,感慨人生道路多而漫...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出自中唐诗人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赏析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载...

一些描写秋天的诗句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一些描写秋天的诗句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门未免流年叹...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全诗赏析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全诗赏析
名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出唐代诗人杜甫的《赠卫八处士》 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shēn」与商。   今夕竟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