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盛唐白居易的《忆江南》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赏析:

  白居易从前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姑苏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周游江南,侨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适当的知道,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形象。当他因病卸职姑苏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绘声绘色。

  要用十几个字来归纳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奇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绘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独出机杼地从“江”为中间着笔,又经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示了光芒耀眼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绘方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彼苍”、“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一样的颜色彼此衬托,使诗意明媚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光,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颜色,又因烘染、衬托的方法而形成了大家幻想中的图像,颜色艳丽耀眼,层次丰厚,简直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此词写江南春光,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光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称颂之意与神往之情也尽寓其间。一起,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而,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关联阖。次句“景色旧曾谙”,点明江南景色之“好”,并非得之风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自体会与亲自感触。这就既执行了“好”字,又照顾了“忆”字,不失为串连一篇意脉的精彩翰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杰出烘托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鲜艳颜色,给人以光芒耀眼的激烈形象。其间,既有同色间的彼此烘托,又有异色间的彼此衬托,充沛显现了作者长于上色的窍门。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光的无限赞赏与思念,又形成一种悠远而又深远的神韵,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地中。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https://mj.aguanjie.com/604.html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出自唐代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只有 一作:惟 / 唯)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出自清代黄遵宪的《赠梁任父母同年 / 题梁任父同年》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参考赏析 创作背景 诗人是清末著名外交家黄遵宪,面对腐败的大清一而再,再而三的割地...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出自唐代李绅的《答章孝标》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参考翻译 译文 只有虚假的,不好的东西才需要一个好的包装。如果是真实的,好的东西就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来掩饰了。十年春秋苦读才能及第,你为什么不积累知...

20句禅语,感悟人生!改变一生!

20句禅语,感悟人生!改变一生!
20句禅语,感悟人生!改变一生! 1、敞开心扉,宽容的对待别人你就会拥有全世界,记住,千万别为利来,为利往,笑看人生,你就是最幸福的人。 2、梦想是一个幸福的念想,想着想着就快乐了,它执着地立在那里,是生活的一个界标,代表着活力与向上。 3、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 4、活着的气度是昂首挺胸,独立寒冬,面对漫天大雪,...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