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出自唐代李白的《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云霞是她的衣裳,花儿是她的颜容;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如此天姿国色,若不见于群玉山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注释①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②槛:有格子的门窗。③华:通花。④群玉山:神话中的仙山,传说是西王母住的地方。⑤会:应。⑥瑶台:传说中仙▼

译文二

你的容貌服饰是如此美艳动人,以至连白云和牡丹也要来为你妆扮,春风骀荡,轻拂栏杆,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你的美真像仙女一样,如果不是在仙境群玉山见到你,那么也只有在西王母的瑶台才能欣赏你的容颜。▼

参考赏析

写作背景

清平调共三首,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有一次,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因命李白作新乐章,李白奉旨作了这三章。▼

赏析

此诗想像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第一首,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

赏析二

“云想衣裳花想容”起句以重字出现,这在绝句诗虽不常见,但它却是写作七言诗的一种值得效仿的手法,而且也由此更见出诗人举重若轻的笔力。加以“互文见义的手法在该句子里的运用,更是见出诗人从侧面烘托美妇人杨玉环的技巧和功力,从而也难怪文学素养均为极高的唐玄宗和杨贵妃对此都很为欣赏。宋人乐史《太真外传》就记载▼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全诗赏析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全诗赏析
名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李白 年代: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赏析:        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  泰山名气很大,文化内涵很深,历代文人墨客多慕名到此登临游览,留下了众多赋题词。但自从杜甫《望岳》诗面世后,一提起泰山,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这篇名作。如今,泰山上的《望岳》诗石刻共有四处,摘其诗句者更有多处,此诗的知名度可见一斑。   《望...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溪头 一作:溪桥)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出自元代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