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出自唐代杜甫的《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版本一)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版本二)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我眼前的这▼

参考赏析

鉴赏

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开首二句点明时间。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逼人。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之意。在霜雪刚停的寒冬▼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描写优美诗句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描写优美诗句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终南山》 日照香庐生紫烟,谣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出自宋代苏轼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

描写秋天的诗句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

描写秋天的诗句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

有关水的诗句 为伊在水一方,为我靠水而居

有关水的诗句 为伊在水一方,为我靠水而居
千年的岁月流走了湘君夫人的狂歌狂舞 沉埋了屈子夕阳般沉沙的胸膛 只能 楚天的白云黄鹤一江春水向东流! 你好啊,甘冽、清明的水! 从出生那天,你似乎就有着 诗人的清高,圣者的智慧 以一颗不肯媚俗、阿谀的心儿 寓居于世。 流水记得微风,记得微风的想法 它的快慢,都在一念之间。 凌波而舞的女子呵,踏着水的细语,扰乱了月的心绪。 河, 源头飞来白天鹅。 问询我, 为谁作《三别》? 薄雾沿水波而来 让我...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