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参考翻译

译文

迎着风儿,想要劝春光停住脚步。春光却停留在了城南的青草路上。它不愿同岸边的落花一样随流水而去,暂且就成为在泥土上飘舞的飞絮。看着镜中头发花白的自己,惋惜逝去的时光。人没有辜负春天,是春天自己辜负了自己啊!从梦中醒来才感觉远离了许多忧愁,只是牵挂着风雨中的梨花是否安然。▼

参考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词,由伤春而感伤自己年华流逝。第一、两句,想要留住春光,然而已是芳草萋萋的暮春时节,开头即点出伤春的意味,为全词奠定了感伤的基调,接着似站在春天的角度说春不甘和落花一样随水而去,了无踪迹,只好暂且作粘于泥上的飞絮。“落花”、“飞絮”均为飘零之物,然在词人笔下,似落花流逝更快,而飞絮尚可在▼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出自唐代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出自宋代姜夔的《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她体态轻盈、语声娇软的形象,我分明又从好梦中见到了。我仿佛听到她在对我说:长夜多寂寞呀,你这薄情郎怎么会知道呢?春天才刚开头,却早已被我的相思情怀染遍了。...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赏析  在晚唐坛上,李商隐是一位大家,当时与杜牧齐名。不过,若就对后世的影响而言,他是超过了杜牧的。李商隐在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创造性地丰富了诗的抒情艺术。他的诗歌创作,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

关于冬天的诗句、关于冬天的诗句

关于冬天的诗句、关于冬天的诗句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且...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