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出自宋代姜夔的《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沉 通:沈)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肥水汪洋向东流,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早知今日凄凉,当初真不该苦苦相思。梦里的相见总是看不清楚,赶不上看画像更加清晰,而这种春梦也常常无奈会被山鸟的叫声惊起。春草还没有长绿,我的两鬓已成银丝,苍老得太快。我们离别得太久,慢慢一切伤痛都会渐渐被时光忘去。可不知是谁,让我朝思暮想,年年岁岁的团圆夜,这▼

参考赏析

评解

作者曾几度客游合肥,并与一歌妓相爱。当时的欢聚,竟成为他一生颇堪回忆的往事。在记忆中,她的形象十分鲜明。然而伊人远去,后会无期。回首往事,令人思念不已,感慨万千。梦中相见,又被山鸟惊醒。思念之苦,真觉得“当初不合种相思”了。愁思绵绵,犹如肥水东流,茫无尽期。谁使两人年年元宵之夜,各自有心头默默重温当▼

赏析二

这是一首情词,与姜夔青年时代的“合肥情事”有关,词中怀念和思恋的是合肥的旧日情侣。可以看出,白石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虽往事已矣,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加上人事变幻的沧桑,并没有改变白石对合肥情侣的深深眷恋。所以在长期浪迹江湖中,他写了一系列深切怀念对方的词篇。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元夕之夜,▼

题解

本词是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元夕为怀念合肥恋人所作。这首记梦词,题目是《元夕有所梦》,作于宁宗庆元三上元宵节。上片先写对昔日恋情的悔恨,再写梦中无法看清情人的怨恨,足见作者恋情之深炽。下片说别久伤悲以至愁白了鬓发,煞拍两句想像在元宵在放灯之夜,对方也在悲苦相思,语极沉痛。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

赏析三

这首《鹧鸪天元夕有所梦》,乃姜夔为怀念身在合肥的恋人而作,作于宁宗庆元三年(1197)元宵节之时。据夏承焘先生考证,姜夔在初遇合肥恋人时,约为二十余岁,在他三十六岁这年,曾经两次到过合肥。“绍熙元年(1190),姜夔再客合肥,此年冬,姜夔戴雪诣石湖,授范成大以咏梅之《暗香》、《疏影》新声两阕,成大喜▼

赏析一

据夏承焘先生《姜白石编年笺校》考证,作者年轻时在合肥与恋人相识相爱,此后为生计四处飘泊,与恋人离多聚少。但词人终生思念情人,词中时有所涉。这首词是透露恋人信息和相恋时地最为显豁的一首。上片写因思而梦,醒来慨叹梦境依稀,识认恋人面貌不清;又梦境短暂,才相遇却被山鸟啼醒。下片由元夕春至换意,写出岁月蹉跎▼

作者介绍

姜夔 姜夔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赏析  本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诗人捕捉住生活中的感受,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只是不觉中生出了没有知音的感慨,以至梦中都会苦苦想念。诗人描写感受细腻,语言流畅自然,寄情于景,韵味十足。[3]   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

翠蛾轻敛意沉吟,沾襟,无人知此心。

翠蛾轻敛意沉吟,沾襟,无人知此心。
出自五代孙光宪的《河传·花落》 花落,烟薄,谢家池阁,寂寞春深。翠蛾轻敛意沉吟,沾襟,无人知此心。玉炉香断霜灰冷,帘铺影,梁燕归红杏。晚来天,空悄然,孤眠,枕檀云髻偏。 参考翻译 注释 ⑴谢家——泛指美妇人家。⑵霜灰——香料燃完,灰白如霜。⑶铺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

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漫兴·其五》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赏析  柳絮随风飞舞,落花逐水飘流,这是暮春的特有景色,但却勾起了人的无限感伤。在诗人笔下,柳絮和桃花人格化了,像一群势利的小人,它们对春天的流逝,丝毫无动于衷,只知道乘风乱舞,随波逐流。这正是诗人痛苦的原因。这里面,寄托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深刻不满,和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后来...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