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出自唐代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 一作:相交欢)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注释1.酌:饮酒▼

译文二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

参考赏析

赏析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辨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

简析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

赏析二

这是一个精心剪裁出来的场面,写来却是那么自然。李白月下独酌,面对明月与影子,似乎在幻觉中形成了三人共饮的画面。在这温暖的春夜,李白边饮边歌舞,月与影也紧随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他饮酒的欢乐与忧愁。从逻辑上讲,物与人的内心世界并无多少关系。但从诗意的角度上看,二者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正▼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因有此作。▼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https://mj.aguanjie.com/6515.html

情谊有关的诗句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

情谊有关的诗句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
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知已肝胆相照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丈夫会应有知已,世上悠悠安足论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生死之交,其贵无比 知已肝胆相照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https://gs.ag...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赏析...

2014经典语录:如果你想要什么,不要许愿等着别人送

2014经典语录:如果你想要什么,不要许愿等着别人送
引导语:一个人,一颗心,一生等待。一个人,一座城,一生心疼。一个人旅行,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直到有一天,你遇到一个人,你们彼此相爱,终于明白,所有的寻觅,都有一个过程。从前在天涯,而今只咫尺。 1、有时候,只是想有个人安静地抱抱我。 2、很多人告诉你有一种阳光,可以穿透你的身体,直达心灵,你不相信。 3、这个世界喧嚣拥挤,但寂寞却总类似,所以能拥抱的就要紧紧拥抱...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送上人》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赏析  人送僧人归山,两个人的关系亲密吗?言语间颇有调侃的味道,充满了惜别与挽留之情。这首诗风趣诙谐,意蕴深厚,妙趣横生。   这是一首送行诗。以野鹤喻僧人,恰合其身份。后二句含有讥讽灵澈入山不深的意味,劝其不必到沃洲山去凑热闹,那地方已为时人所熟知,应另寻福地。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