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全诗赏析

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的《诗经·小雅·采薇》

《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赏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 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着他。我们可以想象他的恋人在故乡等着他。即便是一年中受尽苦难,也要等到相见的一天。
 大雪中有一个人在独行,远处有一盏灯在为他亮着。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着的动力。为了杨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整篇充满着人性的美。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们思维的发达,把人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描写月亮的诗句、苏轼描写月亮的诗句、李白描写月亮的诗句

描写月亮的诗句、苏轼描写月亮的诗句、李白描写月亮的诗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

描写月的诗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描写月的诗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王维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   这首诗就像一篇言简意赅的行记,从孤山、贾亭开端,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地狱的风光中,博览了莺歌燕舞,陶...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出自唐代胡令能的《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