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赏析:

  该诗为725年(开元十三年)作者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李白无比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终身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永存的创作。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的情形。天门山为今安徽省芜湖市的东梁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总称。

  《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坚持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前两句用铺叙的办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丽和江水浩荡飞跃的气势。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坚持,却说山势“中止”,然后形象地写出两山陡峭相对的险恶:“楚江开”,不令点明晰山与水的联系,并且描写出山势中止、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碧”字明写江水之色,暗写江水之深;“回”字描写江水飞跃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走向。后两句描写出从两岸青山缝隙中望曩昔的前景,“相对”二字用得奇妙,使两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豪情。结束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波、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媚光艳,层次分明,然后祖国山川的宏伟壮丽画卷展示出来。

  榜首句“天门中止楚江开”,侧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突破天门飞跃而去的雄壮气势。它给人以丰厚的联想:天门两山正本是一个全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因为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止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中所描写的情形较为类似:“巨灵(河神)吼怒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罢了。在作者笔下,楚江好像成了有宏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全部阻止的奇特力气,而天门山也好像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碧波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侧重写夹江坚持的天门山对汹涌飞跃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因为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隘通道时,激起回旋,构成波涛汹涌的奇迹。若是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簿本“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认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反转向北。这或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密阐明,但不是诗,更不能闪现天门奇险的气势。试比拟《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边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波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写万里江河遭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挡时呈现的情形。绝句尚简省宛转,所以不象七古那样写得酣畅淋漓。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全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英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体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当地眺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就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欣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正本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思考诗人何故有“相对出”的感触。若是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约只会发生“两岸青山相敌对”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皮,闪现出愈来愈明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触就十分突出了。“出”字不光逼真地体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势,并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高兴之感。夹江坚持的天门山,好像正迎面向个人走来,表明它对江上来客的欢送。青山已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愈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逼真地描写出孤帆披荆斩棘,越来越接近天门山的情形,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因为末句在叙事中浸透诗人的热情,这首诗便在描写出天门山宏伟风光的一起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https://mj.aguanjie.com/538.html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 大致在魏晋以前,以儒家学说为核心,中国人一直相信人类和自然界都处于有意志的“天”的支配下。这一种外于而又高于人的个体生命的权威,在东汉未开始遭到强烈的怀疑。于是就迎来了个性觉醒的时代;在文学创作中,相应地有了所谓“人...

表达忧伤的诗句、淡淡忧伤的诗句

表达忧伤的诗句、淡淡忧伤的诗句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多愁无语百花香,暗至沉浮心自伤。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出自宋代的《竹枝歌》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弯月牙照人间,多少人家欢乐,多少人家忧愁。但人间的忧伤与痛苦与月亮的阴晴圆缺有什么关系呢?该宽容的地方,姑且将气量放大些吧。注释①月子:指月亮。②九州:指中国。此处借指人间。③关:关联。④月事:月亮的阴晴圆缺。⑤处:地方。⑥休休:宽容,气量大。... 参考赏析 简析 这首...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出自五代冯延巳的《长命女·春日宴》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参考翻译 注释 长命女:词牌名。绿酒:古时米酒酿成未滤时,面浮米渣,呈淡绿色,故名。▼ 参考赏析 简析 这首词写...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