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赏析:

  该诗为725年(开元十三年)作者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李白无比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终身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永存的创作。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的情形。天门山为今安徽省芜湖市的东梁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总称。

  《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坚持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前两句用铺叙的办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丽和江水浩荡飞跃的气势。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坚持,却说山势“中止”,然后形象地写出两山陡峭相对的险恶:“楚江开”,不令点明晰山与水的联系,并且描写出山势中止、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碧”字明写江水之色,暗写江水之深;“回”字描写江水飞跃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走向。后两句描写出从两岸青山缝隙中望曩昔的前景,“相对”二字用得奇妙,使两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豪情。结束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波、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媚光艳,层次分明,然后祖国山川的宏伟壮丽画卷展示出来。

  榜首句“天门中止楚江开”,侧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突破天门飞跃而去的雄壮气势。它给人以丰厚的联想:天门两山正本是一个全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因为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止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中所描写的情形较为类似:“巨灵(河神)吼怒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罢了。在作者笔下,楚江好像成了有宏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全部阻止的奇特力气,而天门山也好像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碧波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侧重写夹江坚持的天门山对汹涌飞跃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因为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隘通道时,激起回旋,构成波涛汹涌的奇迹。若是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簿本“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认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反转向北。这或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密阐明,但不是诗,更不能闪现天门奇险的气势。试比拟《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边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波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写万里江河遭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挡时呈现的情形。绝句尚简省宛转,所以不象七古那样写得酣畅淋漓。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全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英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体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当地眺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就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欣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正本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思考诗人何故有“相对出”的感触。若是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约只会发生“两岸青山相敌对”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皮,闪现出愈来愈明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触就十分突出了。“出”字不光逼真地体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势,并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高兴之感。夹江坚持的天门山,好像正迎面向个人走来,表明它对江上来客的欢送。青山已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愈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逼真地描写出孤帆披荆斩棘,越来越接近天门山的情形,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因为末句在叙事中浸透诗人的热情,这首诗便在描写出天门山宏伟风光的一起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https://mj.aguanjie.com/538.html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全诗出处作者及翻译赏析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全诗出处作者及翻译赏析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意思是“青青的是他的衣领,日日萦绕在我心里。”     诗经名句“青...

描写大草原的诗句_描写大草原的古诗词名句

描写大草原的诗句_描写大草原的古诗词名句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2.古诗歌——乐府·(敕勒歌) 描写大草原的古诗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早低见牛羊。     3.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4.黄毯悄...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赏析  本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诗人捕捉住生活中的感受,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只是不觉中生出了没有知音的感慨,以至梦中都会苦苦想念。诗人描写感受细腻,语言流畅自然,寄情于景,韵味十足。[3]   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

描写西湖的诗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描写西湖的诗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