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出自北宋苏轼的《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

  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赏析: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高兴;调寄《阳关曲》,则又触及别情。记叙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一起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忧愁与慨叹。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着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曲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满是积水空明的感受。

  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十分淡远。“银汉无声”并不仅仅简略的写实,它好像说银河正本大概有声的,但由于悠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旷的感受便由此传出。此夜明月显得分外圆,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语本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此处用“玉盘”的比方写出月儿不染纤尘的美感,而“转”字不光予它奇特的动感,并且暗示它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满是心旷神怡之意,而人自由其间。

  明月圆,更值兄弟聚会,难怪词人要赞赏“此生此夜”之“好”了。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会可贵,当纵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相同,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别离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说“明月下一年何处看”,当然富含“未必下一年此会同”的意思,是抒“离扰”。一起,“何处看”不仅就对方提问,也是对自个提问,实寓行迹萍寄之感。末二句意思联接,对仗天成。“此生此夜”与“明月下一年”刁难,字面整齐,假借奇妙。“明月”之“明”与“下一年”之“明”义异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这首词从月色的夸姣写到“人月圆”的兴奋,又从当年当夜推想次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会集,境地高远,言语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大体切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https://mj.aguanjie.com/584.html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出自北宋诗人苏舜钦的《淮中晚泊犊头》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赏析  这首小题为“晚泊犊头”,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船过夜的情景。   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出自宋代的《断句》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参考翻译 译文 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

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

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
出自清代王国维的《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全诗出处翻译赏析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全诗出处翻译赏析
    《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