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摸鱼儿·午日雨眺》

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参考翻译

注释

①午日:五月初五日,即端阳节日。②涨痕二句:此写午日雨中水面之景。涨痕,涨水的痕迹。柔绿,嫩绿,此处代指嫩绿之水色,蒲:蒲柳,即水杨。荇,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呈对生圆形,可食。③烟柳:谓烟雾笼罩的柳林。④呕哑柔橹:谓船行水面橹篙划水发出轻柔的水声。呕哑,象水声。⑤翠钱雨:指新荷生出时所下的雨。翠钱,新▼

参考赏析

赏析

端午之日逢雨。雨中凭眺,见景生情,此篇所写正是个中情景。旧俗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故词之上片先描绘了此日雨中凭眺的所见之景,而于下片转入抒情,抒发了对屈原的隐曲的深情。词中对屈原的凭吊语其实蕴含了作者的今昔之慨和身世之感。值得注意的是前景并不显哀怨凄清,而后情则思致含婉幽怨,前后形成较大的对比,如▼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 | https://mj.aguanjie.com/6124.html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宿赞公房》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 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赏析 人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被贬弃官,暂居秦州,不意遇到了谪置此地的原京师大云寺赞公,所以以“锡杖何来此”反诘起笔,表现了惊愕之情。“秋风已飒然”自然是寄情于景,以秋风述说一份不满与困苦。“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紧接“秋风”义旨,进一步渲染赞公与自己处境...

有关风景的诗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有关风景的诗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沉沉朱户横金锁,纱窗月影随花过。 烛泪欲阑干,落梅生晚寒。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出自五代的《清平乐·别来春半》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柔肠断 一作:愁肠断)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离别以来,春天已...

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

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
出自宋代丘处机的《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