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出自宋代苏轼的《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参考赏析

赏析

岐亭在今湖北麻城西北,苏轼的好友陈慥(季常)隐居于此。苏轼贬官黄州期间,他们经常互访,苏轼这次往岐亭也是为访陈慥。潘、古、郭三人是苏轼到黄州后新结识的友人,潘指潘丙,字彦明,诗人潘大临之叔。古指古耕道,通音律。郭指郭遘,喜好写挽歌。他们三人对贬谪中的苏轼帮助颇大。苏轼《东坡八首》之七说:“潘子久不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出自宋末诗人黄庚的《江村即事》 极目江天一望赊,寒烟漠漠日西斜。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赏析  晚秋,百花凋零,难以显示秋色。而芦花、蓼花这些既无花的形状,也无花的色彩,更无花的香味,或根本难以算得上是花的花,却开得正好,无边无际,青青苍苍,最后独占了秋光。这两句并无轻视、鄙薄芦花、蓼花的意思,而是说芦花、蓼花在天气肃杀时烘托出无限的秋意。可用于描绘晚秋景色。秋颜红...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出自南宋诗人辛弃疾的《贺新郎》   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鸶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独饮方村,怅然久之,颇恨挽留之正是遂也。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闻邻笛悲甚,为赋《虞美人》以见意。又五日,同父书来索词,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月已落下,乌鸦仍然在啼叫着,暮色朦胧漫天霜色。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微雨夜行》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参考翻译 译文 秋天阴云密布,夜晚略微感到寒气。只觉得衣裳潮湿,没有雨点也没有风声。▼ 作者介绍 白居易 ...
Copyright © 2022  古诗词名句 | 古诗文网旗下网站 | 本站使用 阿里云服务器

用户登录

分享到: